2022年4月2日下午,春阳和煦,诗意盎然。由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主办、《河南诗人》编辑部承办
“韩万峰导演诗歌分享会”
在《河南诗人》杂志社举行。
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耿占春、单占生、冯杰、高金光、高治军、南飞雁、钟海涛、杨炳麟、王旭、李霞、刘高贵、魏华莹、宗树洁、孙勇、黄千、史传坤、张明明、程敏、孙国群、孟海军、丁小芳、陈庆华、岳永真、刘絮冰、常晓华、李璐瑶、张雪丽、刘思琦、王倩倩、杨紫艺、石志杰及韩万峰导演团队、《河南诗人》编辑部等参与分享。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们就韩万峰导演的诗歌作品及创作历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赏析。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长、《河南诗人》主编杨炳麟主持本次分享会。
韩万峰先生是国内著名导演、诗人,硕士生导师,现供职于潇湘电影集团。出版有诗集《韩万峰诗歌自选集》等。电影作品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全国及省电影“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夏衍文学优秀剧本奖,北京民族电影展“金杉叶”最佳导演、俄罗斯美食国际电影最佳影片等。他坦陈:青春曾经犹如一支利箭,无拘无束地穿越乡村、穿越金黄色的麦地和伊洛河上空,射向乌托邦的深处,发誓要当一名诗人。当年他只有十八岁。随着岁月更替,以时之序,他走进军营、就读北京电影学院、成为著名导演。无论职业、身份如何切换,而诗歌却成为生命历程中的有效记痕。他说:“我也想回到初心,去做诗人,放弃虚伪和物欲,去追寻世界的本真”。这也是此次分享会的初衷。
作为导演的诗人,或者说是诗人的导演,本身就是话题的焦点。诗歌一定影响到他的电影程式和导演思想的介入。嘉宾们依据韩万峰的诗作文本“对号入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比如耿占春教授指出:韩万峰导演的诗歌强项是跨界——从事艺术之间相互跨界,把更多的诗意运用到电影,把电影的技能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作为诗人,韩万峰编导的电影里充满了诗性的思维构造;作为电影人,他的诗歌又给人们提供了创新语式的表达。嘉宾们从不同视角对韩万峰导演的诗歌进行了分享、点评,谈到了诗歌文化与电影艺术的互换模式及身份转换。如:“小叙事”诗歌的故事性、叙述的完整性、结构的跳跃性、语言的隐喻性、镜头式呈显的画面感等作了深入细致的品评。分享会上朗诵家声情并茂的朗诵了韩万峰导演的诗歌佳作,著名书法家钟海涛先生向韩万峰导演赠送书法。
杨炳麟会长在总结发言中谈到:因疫情防控,很多诗友没能受邀参与这次活动,在这个非常时期,诗人们能聚到一起坐而论道,真不容易。所以,分享会规模小;但规格高,意义大。编辑部将对此次分享会的录音进行整理成章后刊登于《河南诗人》诗刊。《河南诗人》始终把诗当成一份缘。近年来,《河南诗人》杂志社接待过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乃至旅居国外的华语诗人朋友,诗人、诗友把《河南诗人》编辑部当成诗情寄往的归属之所、当成地域性诗歌的地标,从《河南诗人》创刊至今十几年,这里像是诗精神的原乡。今天,编辑部又迎来诸位嘉宾为中国著名导演、诗人韩万峰先生(也是豫籍老乡)做一餐诗歌盛宴,使得《河南诗人》的诗学档案里又添上华彩的一章。对于诗歌,同好者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诗人们天生相亲相近,相熟相识,每一次结束都是一次新的开始。祝福诗人们!
韩万峰导演诗歌分享会在浓烈地诗情中圆满结束!